【記者 高飛/基隆報導】在教育部補助與大力支持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國立海科館)與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先生,繼103年合作「太平洋之美」特展後,於今(109)年再度攜手辦理「【海美/沒館】從海洋沒人管到海洋美術館暨文化近用展」,並於今(8/13)日正式宣告開「管」。
開「管」當日在阿努的阿美族優美歌聲中揭開序幕,教育部張世昌視察、教育處李督學,蔡適應立委服務處施秘書及基隆市議會張淵翔、陳明建、童子瑋議員等皆到場參與,同時也邀請視障朋友一同參觀,藝術家拉黑子更現場邀請與會貴賓一起跳一段即興的舞蹈。
這也是國立海科館首次結合環境藝術創作與多元智慧語音導覽,並以「文化近用」的理念,推動友善平權及多元文化,希望能夠滿足不同群體都能友善進入博物館的權利,讓全民接近與瞭解海洋環境藝術。教育部近年來大力推行文化平權概念,海科館本次在教育部支持下藉由【海美/沒館】特展共同響應,並創造民眾文化近用的機會。特展期間將規劃藝術家導覽、並邀請視障團體參觀。這同時結合「文化近用」理念所規劃的特展,位於主題館公共空間內,除主題館門票外不另收費。展期自109年8月13日(四)至110年1月3日(日)止,歡迎民眾參觀與體會。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表示,藝術家拉黑子是東海岸的阿美族人,三十年來,他持續地以海洋經驗為核心,透過作品與部落的環境、文化、經濟、時代、價值觀、族群辯證等進行深刻的對話。「海 美/沒 館——從海洋沒人管到海洋美術館」系列作品就是拉黑子長年思索海洋與文化之間關聯性的累積結晶之作。本次能夠在海科館展出,並結合智慧語音導覽的規劃,除了一般大眾能透過語音導覽更深入了解藝術家創作之意涵外,包括視障朋友、聽障朋友,亦能夠透過語音協助、口述影像的敘說以及手語影片、點字等服務,同樣享有親近海洋環境藝術作品之權利,這是海科館對於教育部及國內外博物館近年來推廣「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概念的積極回應。
藝術家拉黑子表示,本次展出5組作品包含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精髓與思考結晶,作品材料有漂流木、海廢、現成物…等,均是他自己從海灘、岸邊逐一撿拾而來,創作形式融混雕塑、裝置與多媒材的運用。拉黑子強調,海洋是他生活的基因,是他所崇敬的場域,卻有太多的衝突在這裡發生。他希望藉由本次的展覽喚起大眾對於海洋環境意識的思考,如果海洋是大家最後的心靈依靠,當海洋餵養你,你要如何回饋它?
本次特展特別規劃中、英、阿美語及視障語音導覽服務,亦提供手語導覽影片及點字服務,民眾可由官網或展場免費下載使用。歡迎民眾一同前來國立海科館享受這難得的海洋藝術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