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飛/新竹報導】由清大研發專利持有的全方位友善燭光光源,經過清大藝術與設計系師生的巧思創作,成為舒適身心、觸動心靈的「燭光藝術」,31日上午在清大工學院材料系周卓煇教授,偕同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與代理清大藝術學院蕭銘芚副院長的謝鴻均教授,共同召開記者會,開啟為期10天『跨域2-與燭光的藝術對話』策展,地點就在清大南大校區藝術與設計學系「跨域-創作實驗空間」。
代理清大藝術學院蕭銘芚副院長的謝鴻均教授致詞表示自從2018年藝設系師生參與材料系周卓煇教授發起的「當科技遇上美學」計畫,邀請周教授到藝設系演講,以及2019年「跨域-OLED與藝術的對話」展覽之後,對於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到光不是「夠亮」就好,特別是有感周教授出版《擁抱暗黑》,呼籲睡眠不開燈,調暗燈光,或者使用無光害的「好光」,於是陸續產生了應用燭光的構想。
此次清華大學的「與燭光的藝術對話」,為激盪出原創且世界領先的研究,積極推動跨域跨院之合作,在「競爭型/傑出研究團隊計畫」支持下,開展了工學院與藝術學院的交流合作,也再次為跨域合作,樹立典範。
附圖:清大工學院周卓煇特聘教授、藝術學院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謝鴻均教授合影為跨域合作,樹立典範。
「大家還記得嗎?201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所收藏梵谷等人的畫作,被藍光給褪了色,震驚了全球藝術界。」「這說明了,無藍害的光源,非常重要。」周卓煇教授試圖喚起大家對”藍光傷害文物”的回憶。
周教授介紹了此次的「燭光藝術」,便是讓無藍害燭光光源,成為藝術作品的主體、原創的關鍵元素之一;他們乃結合了周教授所研發,全方位友善、無藍害的燭光光源;此一光源,再經由清大藝術學院兩位大師,蕭銘芚副院長與梁莉苓副教授,他們巧妙、精湛的設計,透過玻璃素材與複合媒材,第一次,向世界展現此等原創、裝置藝術。
這次展期,從10/月31日(一)起,至11月11日(五)止,不含週休二日;共計展出四件蕭教授的作品,與一件梁教授的空間裝置作品。
作品介紹如后:
睡眠的最佳環境是「暗黑」,對身體的健康最有益,然而人們經常為了安全,或緩解對於黑暗的恐懼,會使用「夜燈」,特別是「小夜燈」,提供夜間的微亮照明。由於一般夜燈的光源都會造成光害,因此本系列作品將無光害的「OLED燈」導入玻璃工藝創作之中;日間在外部光源之下所呈現的是工藝作品,而在夜間的「OLED燈」內部光源之下,就成為兼具實用與美觀的「安全夜燈」,更符合工藝本質的「生活實用」。
蕭銘芚,《幸福時鐘》
玻璃、木材、投影片、尼龍線、PVC膠膜、機芯、OLED燈片,2022。
幸運有緣組家庭
福分無時繞親情
時常眷顧子女安
鐘盤指針恆運行
「幸福時鐘」是一個透明的立體時鐘,從360度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指針,表達對家庭的全面關照。其結構乃於透明之玻璃圓筒狀主體內壁,以點狀標示一組由上向下傾斜之橢圓形時鐘面板,在上方置逆轉時鐘機芯,且將指針接近圓筒內壁處往下折彎九十度並以彩色尼龍線予以延長,安排等長之紅色時針(代表生育子女的母親)、藍色分針(代表勤奮工作的父親),以及短小之黃色秒針(代表天真活潑的小孩),秒針上更有彩色的蝴蝶,長短針分別代表親子關係,彼此以相同的軸心不停地運轉,不斷地畫圓,象徵著家庭的圓滿與幸福。
蕭銘芚,《追根究底》
玻璃、木材、OLED燈片,2022。
追求理想有目標
根本之道先掌握
究明事理按部來
底線至極終有獲
「追根究底」乃有感於植物之所以能夠持續地生長,並屹立不搖於地面,是由於在看不到的地表之下有著吸收養分與水分並且牢牢地抓住土壤的「根」,因而以根為主體,將之攀附在球形的容器之上,突顯根的功能及對植物的重要性。作品透過玻璃的徒手吹製及燈炬作業成形並加以噴砂霧化處理,呈現玻璃材質的色彩及光影效果。作品雖然缺少枝幹,但透過「根」的聯想,希望可以傳達植物的生命力,並隱喻除了凡事力求紮根之外,強調學習與研究的精神。
蕭銘芚,《體貼入微》
玻璃、木材、PVC膠膜、OLED燈片,2022。
體形姿態千百種
貼身衣物自然合
入室換裝蕾絲露
微透兩點展風情
「體貼入微」是對人關懷備至的表現,作品以貼身的內衣,象徵對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作品主體的頸下斜領軀體乃透過燈炬作業的空心製作成形,再以噴砂技法完成蕾絲的鏤空造形,並將作品外表全面噴砂成霧面,創造半透明的柔和效果,用以象徵女性的貼身內衣,並從內側貼上紅色的圓形PVC膠膜,以彰顯其風情萬種。
蕭銘芚,《樹立自靜》
玻璃、木材、冷烤漆、OLED燈片,2022。
樹木有情人有義
立足天下萬物合
自然生態巧循環
靜觀其變看季節
「樹立自靜」是透過安靜成長的樹木,呼籲維護沒有外力破壞的大自然。樹木對於人類的重要性,除了在外觀上具有綠美化環境的功能之外,更有淨化大氣、防止公害、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品質、減少噪音污染、保障行車安全,以及防風、防水、防塵等功能。作品主體下方開口的橢圓球體造形乃透過燈炬作業的空心製作成形,再以噴砂技法及冷烤漆完成環繞的樹林造形,並預留出上方的天空,以呼應主題的「樹立自靜」。
梁莉苓,《逐光行:致 2022》
複合媒材空間裝置,2022。
次跨域之進階合作,自許能更深入跨域雙方之本質理念,試著提取個人藝術創作與友善燭光光照研發之共同理想性?我認為最終皆主張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與幸福感。因而,回視所處之疫情、戰爭、天災等環繞世局,發想創作方向。將作品命名《逐光行:致 2022》,主要以三件融入燭光光照之創作,組合成一件空間裝置作品,其中將「燭光」令人感到安心的溫暖特質,視為帶來希望的引導力量,最終期許作品能為世人帶來祝福。
助理:崔逸、劉濬磊
本作品中投影改編圖檔,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授權版本(請參閱使用條款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tw/)。
改編圖檔資訊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Lab7AWws9d3pDQW_6QzzPiCQLSX1Bi9/view?usp=share_link
「無光害是燭光最大的特點。」蕭銘芚副院長表示:「融入燭光可以使得作品更有溫度,彰顯對人、對環境的『友善』、『關懷』,以及『愛』。」
蕭副院長補充:「工藝的本質,為生活實用,因此,創作靈感,大多源自於日常生活及周遭的環境。」
蕭副院長表示,此次作品當中,《追根究底》這件作品代表:「凡事除了力求紮根之外,強調學習與研究的精神」;這也是蕭教授在創作時,秉持的精神,也正因如此,才能將燭光完美地融入到他的藝術創作當中。
清大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表示:「針對這次進階合作,自我期許能深入跨域雙方的共同理想,即希望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與幸福感。因此,創作過程中,回顧疫情、戰爭、天災等頻繁發生的世局,希望作品可以為世人帶來祝福。」
梁教授的作品《逐光行:致2022》,以三件融入燭光光照的創作,共同組合成一件空間裝置的作品,將令人感到安心的「燭光」溫暖特質,視為帶來希望的引導力量。
玻璃遇見燭光 激盪藝術新視界 藝術學院 蕭銘芚副院長致詞
周教授、梁老師及策展團隊、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我是展出者之一的蕭銘芚,很抱歉!昨天因身體不適快篩結果為陽性,不能出席展覽的開幕記者會,我請謝老師代為轉達以下幾點:
首先再一次感謝周教授提供跨域合作的機會,讓藝術再度與燭光對話,感謝梁老師及策展團隊的用心,使展覽得以順利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