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 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記者語芸/新北報導】    新北市迎來藝術與文化的新地標——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4月26日正式開館,上午11點舉行開館典禮,由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市美術館董事長劉和然、新北市美術館館長賴香伶一同,邀請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內外貴賓、媒體以及來自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席策展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獨立策展人侯瀚如(Hanru HOU)、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克拉拉.金(Clara KIM)及荷蘭國家建築、設計與數位文化博物館(Nieuwe Instituut)館長暨藝術總監陳伯康(Aric CHEN)五位新美館國際顧問團(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成員,參與新北市美術館B3多功能廳舉辦的開館典禮,展現出新北市對於文化藝術推廣的高度重視。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美館坐落於人文薈萃、自然景觀豐富的鶯歌地區,歷經十年籌備,從城市文脈出發,串聯全球藝文網絡,致力於成為一座具備國際視野與在地關懷的『全民美術館』。透過多元展覽、研究計畫與教育推廣,新北市美術館將扮演文化行動者的角色,推動全民學習、藝術參與及社會連結。」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亦以中央角度表達高度肯定,她表示:「新北市美術館的成立,不只是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國家文化政策實踐的一環。新美館的開館展現出臺灣當代藝術與國際對話的潛力,也象徵文化資源分布更趨均衡。我們期盼這座美術館未來能持續發揮策展能量,扮演文化創新平台,並成為連結在地、放眼全球的文化節點。」

新美館館長賴香伶致詞時提到:「很高興在各界的努力、支持與期待中,新北市美術館終於打開大門,感謝來自臺灣與世界各地的文化界朋友蒞臨,共同見證新北市美術館的正式啟動。秉持『全民美術館』理念,我們致力打造一座與社會對話、與時代共振、重視多元平權、鼓勵公眾參與,具有反思性與連結力的現當代美術館。開館象徵著新美館連結藝術與社會的使命與承諾。期待與各位共同推動這座嶄新的城市美術館,成為共學、共享、共感的基地,以及知識交流的平台。」新美館以「立基在地、面向國際」為核心使命,同步推出四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展現新美館作為「全民美術館」的核心理念,致力締造一個積極傾聽及回應、鼓勵參與和協作的文化新地標,並與市民、藝術家及社會創造對話與行動。

詮釋新北城市美學,驅動城市發展能量
以跨領域合作為核心策略,連結國內外藝術家與文化機構,打造從新北出發、通往世界的文化交流節點。本次「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彙整新北藝術脈絡與典藏成果,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一同開啟歷史與當代的交會對話,體現文化保存、藝術研究與知識共享的公共價值,藉由展覽開啟跨領域、跨文化、跨時代的所見,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城市共同體的生成過程。透過對現代至當代美術史發展樣態的多重採樣,梳理城市化經驗中的細節,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撞擊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圖景。

推動藝文跨域發展,拓展國際交流網絡
透過策展行動回應城市議題,重塑城市風景與集體記憶,本次「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匯聚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由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從全球南方的視角下回看城市的流動性與多元性。新北市位處臺北盆地邊緣,又與首都共同形成大臺北地區,在都市現代化進程中的反應出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經濟貿易景觀及都市空間政治,藉此回應作為城市首座現當代美術館,它如何突破位置/空間的設定,轉化成為更具開放性的創意生成場域的多重可能,開展全新的網絡關係,藉此帶動新北市的再造與轉型。

開發多元學習體驗,落實全齡美感教育
建立涵蓋全年齡層的展覽及推廣計畫,讓全民在美術館中學習、參與、創作,本次「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新美館的「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兩個為全民參與而設的共同學習空間展出,首展以親子觀眾為此次目標族群,打造通透無隔間的大型空間藝術裝置,並以自然地貌與人造環境的更迭為發想概念,呼應園區豐富的生態環境,同時邀請民眾加入集體共創的行列,透過藝術的參與,加深我們與自然生態和所處環境的連結。另外,新美聚所未來也將發展駐館計畫,透過邀請及申請制度,持續探索場域並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實現數位創新建設,推動社會永續發展
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理念,推進數位展覽、智慧導覽與綠色建築策略,打造面向未來的文化場域。本次「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為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第五號作品,承早期舊作為基礎,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運用演算法,結合遊戲引擎、沉浸式投影與傳統媒材,構建出介於虛實間的生命景觀。

新美館作為新時代文化地標,亦需積極回應當代需求,故為提升觀展體驗並減少紙本資源消耗,美術館啟用電子看板系統,包含展覽資訊導引與即時人流統計,不僅提升場域互動性與彈性,並有效提升實踐永續發展方針。同時,新美館也取得綠建築標章,整合美術館主體建築、新美聚場、新美聚所及戶外園區等區域,發展藝文生態園區,構建「綠博物館」的典範,期能賦予城市美學新樣貌,成為兼具專業度與公共性的藝文場域。

此外,考量到觀眾的多元需求與文化平權,本館開發了多語系語音導覽系統,支援繁體中文、英文,讓更多不同年齡、語言與行動條件的觀眾皆能自在參與藝術,實踐科技與文化平權的整合目標。透過這些創新建設與智慧應用,新美館不僅展現文化場館的未來樣貌,更回應「社會永續發展」的核心精神,期望在文化推廣的同時,引領城市朝向更友善、開放與永續的未來邁進。

新北市美術館的開館,不僅是一座城市美術館的誕生,更是一項文化遠景的啟動,也展現城市在文化、教育、科技與永續等多元面向的整合實力,透過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及大廳、廊道、駐館等多元計畫行動與全民同行,開啟跨社群的連結,立基在地、面向國際,打造人人參與、人人共創的城市文化新場域。未來,新美館將持續扮演文化行動者的角色,與市民、藝術家及國際社群攜手共創,開啟屬於新北的藝術新篇章。

更多新美館資訊請關注官方網頁(www.ntcart.museum)或追蹤新美館臉書粉絲專頁(新北市美術館 New Taipei City Art Museum)與Instagram官方社群平台(@ntcart.museum)

臉書留言回應